一、組員


法學四  49771243  仇尹農

法學四  49771252  林可欣

法學四  49771260  范惠閔

 

二、參訪過程

 

5月24日早上10點,天氣非常晴朗,議事實務與選舉制度的修課同學們抵達立法院囉~

一開始到達立法院門口時,每位同學都非常的興奮,大家都熱切討論著今天的參訪活動,迫不及待地想進去參觀


走進立法院後,就可看到一條長長的路通往議場,當天天氣很炎熱,好多同學都撐起傘來遮陽

路的旁邊種了許多綠樹,在陽光照耀下看起來綠油油的很漂亮




從議場門口往回看,是一片很大的廣場

 


整個議場的內部

一樓就是立法委員們的座位,二樓則是媒體採訪席,可以看到牆上架設了很多攝影機

另外還裝有透明壓克力板,似乎是為了防止二樓的人向下丟擲物品 XD

 


每位立委的桌面上都有表決的按鈕,右下方還有一個小小的服務鈕

 


講解完畢後,所有同學有10分鐘的自由拍照時間


服務員的桌上有全部立法委員的座位表,一目瞭然


服務員的小房間,上方有燈示圖,可以知道哪位委員需要協助


質詢台和備詢台,上面都配有三個螢幕,讓質詢者及備詢者可以充分準備、應對


整個議場的全貌


參觀完議場後,就到會議室進行問與答

老師先簡單說了開場白,就由張顧問和張編審開始回答同學們的提問


因為這次參訪的同學數目太龐大,有些同學比較辛苦都需要站著聆聽

在40分鐘的過程中,服務的阿姨一直幫同學們添加茶水,真的非常貼心,很謝謝那位阿姨


準備欣賞立法院的簡報介紹,簡報室的螢幕很大,座位也超舒適的

該簡報的長度大約是15分鐘


每位同學都有拿到立法院的紀念品,是指甲剪也是鑰匙圈


立法院的珍貴史料展,是「政府組織法案之審議」主題展,地點在委員研究大樓的一樓


老師向同學們說明立委在VIP室招開記者會的情形


 

三、問與答

 

Q1: 

1)國會立委減半,每位立委的影響力有沒有變大?

2)一個立委如果堅持要刪某個部分的預算,是不是一個立委就有能力能夠刪除預算? 

A1

1)立委減半製造很多人失業,他們就後悔了,本來225個,變成113個,所以有112立法委員失業。現在權力看起來當然會比較大,但是行政部門,像以前12個委員會,現在變成8個,那12個委員會的時候,我舉個例子來講,本來像教育委員會、科技委員會、原能會、中研院、國科會等,這些都在科技委員會報告,結果,教科文併到教育委員會的時候,他的報告時間就少了,所以對行政部門來講,壓力就不會那麼大,因為科技委員會就針對原能會跟國科會,還有中央研究院,所以他們壓力就比較大,那委員權力大或不大要看各黨團當選的比例,實際上壓力都是一樣大,委員權力是差不多一樣大,看起來是比較大,但是我看來都是一樣的。

2)沒有,那個案子出來,要討論對不對,立法院審預算是以前三級三審,現在二級二審,院會報案完就送到委員會,委員會提案或是在朝野協商提案。那如果這個委員堅持要提案的時候,一般來講,有些委員會會用表決的,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決定的,因為合議制。如果他堅持,那麼到朝野協商的時候,再拿出來,人家有人家的理由,不是說你想要刪就要刪的,你要舉出他為什麼要刪。那預算,沒有像法律那麼絕對,之後可以再來專案報告,看你滿意不滿意,當然也是一種緩衝機制,因為立法院是合議制,不是一個人講了就算數,絕對沒有這種,因為你要表決,有時就各退一步。

 

Q2:國外有些國家是院會中心主義,有些是委員會中心主義,像我們立法院是黨團協商的角色比較吃重一點,那我國立法院到底是院會中心主義、委員會中心主義,還是黨團協商中心主義呢

A2

(以下是由張編審為大家說明)

院會中心主義就是以院會為主,委員會是以委員會為主,這個部分其實在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早期的立法院一開始是沒有黨團的,是在81年的時候修正立法院組織法的時候,才明訂立法委員席次在五席以上的政黨,可以成立黨團。其實原本在議事的過程裡面只要有爭議的話就可以協商,後來因為黨團成立之後,當議事過程中一出現有爭議的時候,就用黨團協商的方式,先討論出共識。可是在早期有了共識之後,回到院會的時候往往又被推翻了,這樣協商就徒勞無功了。所以在民國88年修正國會五法的時候,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裡面明訂了一個專章-第12章。也就是說黨團協商如果有結論的話,提到院會去,經過無異議通過的時候,立法院院會在進行的時候,就要照黨團協商的結論來進行。 

而委員會跟黨團的關係,其實黨團協商制度出來之後,常常也有人在詬病,在立法院組織法裡面有規定,審查會做出的審查報告,必須做一個是否要交黨團協商的決議,如果是逕付二讀的議案,依照議事先例也要先交黨團協商,如果審查出來的結果最後都會被黨團協商來改變的話,是不是有架空委員會的功能。所以在黨團協商的這個專章裡面有規定,黨團協商中負責協商的幕僚,其實是跟委員會相銜接的,而負責黨團協商的召集黨團,是由委員會當時做的審查報告所提要在院會做說明的所屬黨團來負責召集之。在民主國家裡面議案審議的重點,委員會是專業審查的部分,現在立法院在職權行使法通過之後,專業的審查是在委員會,回到院會就是政治實力的表現。目前院會進行議案二三讀的時候,通常不會赤裸裸的把沒有共識的議案拿來討論,都是通過黨團協商,有共識的議案才會拿回院會進行二三讀。所以協商的觀念不是說協商的結果就一定都有明確的條文,可能是協商出來之後還是要進行表決;而所謂進行表決就是指回到院會的時候,以各黨團推派代表的方式發言,再以多數決為通過,而不是像委員會裡面,專業的委員可以針對他們專業的部分,逐字逐條的進行討論,因此才說是政治實力的表現。

 

Q3:我國的立法院依法不得為增加預算的決議,但察觀英美各國,其國會不僅可以增加預算,甚至也可以更改預算的專業會計科目,請問張顧問您覺得英美這樣的國會運作制度於我國可否採取之?

A3:他們那是有條件才可以增加預算的,不是一個部門就可以決定,還需要經過行政部門同意。據我所知,日本跟美國是可以,但是要經過行政部門磋商,因為制度不太一樣,像美國任何一個官員都要經國會議員通過,而我們不用,只有少數幾個明定要。那台灣如果有像這樣可以增加預算的話,我們一年的預算可能十九兆都不夠,不要說委員會要增加,光行政部門就已經不夠了,每個單位都會說經費不夠,所以說如果立法院有要求增加預算,在審預算的時候是絕對會禁止的。但是委員會有變通的方法,有些就用建議事項,建議事項是請行政院自行判斷、重新考慮。如果按照美日的方式,這樣每個人都會提一大堆案,每天就找院長來問同意不同意增加那些預算,依我的看法,最好是不要採取這種方式。

 

Q4:請問一下,剛剛有提到說要審查預算,總共大概有三千個案子,這三千個案子討論表決會花多少時間?

A4:假定台電這次五百個案,按照立法院表決方式是最遠的距離開始先表決,要刪五億,如果不同意,再表決刪三億的,再不同意,就繼續表決,如果說五億通過了,後面的就不用表決。在會計當中會把相同提案都拿出來,請行政部門說明有什麼困難,大概可以刪多少預算,一次解決會比較快。所以說三千個案子拿出來,會先把相同的案整理在一起,大家再來進行討論,有時候就五個案,這次台電太熱門了,還沒有提出朝野協商就五百個案,我也不曉得會刪到什麼樣子。

 

Q5:剛才顧問有提到審理預算這個問題,在成本管理會計裡面,編預算跟預算評估應該是同樣的東西,預算中心在編完預算之後,後續會有什麼結算評估嗎?

A5:一般來講,編預算的預算中心是幫委員提供參考,到事後結算的時候是審計部的事,預算中心沒有查帳權,如何執行只有審計部才會知道。之後會有月報表出來,執行績效怎麼樣大概會知道,我們看了會提出有異議的地方,因為結算最主要是在審計部,審計部會送交立法院審理,可是到時候就已經淡化掉,國營事業光預算加起來大概有四百多起,但是到結算的時候,審計部送來就只有一點點而已,因為我們為了要寫這個問題就會蒐集很多資料,但是審計部就不會寫這麼多,所以後續的我們會寫,但是資料就比較有限,因為我們最主要的地方是注重預算的部份,但是結算的部份就比較沒有。

 

Q6:我想請問一下有關黨團協商的定義,就是在法案還有預算案當中都是王金平院長在主持的嗎?

A6:因為預算案比較大,一般都是王院長在主持,主要是重大的預算,至於法律案的話則不見得,法律案有時候是各黨團有人要領養這個案就來主持,有些是黨團間協商不了,歷時很久一直沒辦法解決的話,才會請王院長出來主持。因為王院長主持的時候幕僚都會去提供意見,一般委員黨團協商的話我們就不接受,因為我們是王院長的幕僚,不是黨團的幕僚,所以說有時候黨團要開會,我們就會拒絕,因為黨團會議並不能命令預算中心,所以主持人不見得都是王院長。

 

Q7:國人所關心的美牛案,想請教一下張顧問,依您個人的判斷,本會期會過關嗎?

A7:(這題由張編審回答)這個問題的層面其實是政治層面,因為我們講的是議事程序的部份,預算中心是實務單位、業務單位。美牛案已經編列在議程的討論事項裡面了,所以這個案子它在第八次還是第九次會的時候列在討論事項裡面,這就是我們稱的委員提出法律案及提出其他議案,當其他議案一出現,我們就會編列在討論事項裡面。而美牛案一提出來在院會處理的時候,就被交協商了,議案被交協商時,都有一個月的協商期,如果有協商結論,我們就可以按照協商結論來進行處理。但是如果沒有協商結論的話,依照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規定,過了一個月之後的協商期院會可以定期來處理,但是它也不見得一定會處理,尤其是像這種政治爭議很大的部分。我們在議事上面可以說的是它的協商期其實已經滿一個月了,但是結果會不會通過,或者是說有沒有一定到時候在政黨的政治權力的相抗衡之下,它會不會真的拿到院會來處理,這個還要看未來的狀況。 

 

、心得

 

<49771243    仇尹農>

立法院是我國最高的民意機關,見證了我國民主發展的歷史。記得在大一時,我們法律系就有舉辦過立法院的參訪行程,但那次參訪抱著輕鬆玩樂的心態,並沒有很認真的聽講,只記得有見到邱毅跟陳瑩兩位立法委員非常的興奮。直到這次的參訪活動,才真正比較了解到立法院審預算的方法,議事的運作,以及各政黨間是如何協商等等跟立法院相關的事務。也顛覆了以前對立法院的印象往往都是立委們在議會中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了解到其實立法院內的公務員們還是很認真的在為民服務的。所以非常感謝這學期老師所安排的兩次參訪活動,不管是上一次的調查局或是這次的立法院,都讓我收穫良多。


<49771252    林可欣>

印象中我們法律系在大一的時候就有舉辦過立法院的參訪活動,但是那時候我剛好有事無法參加,一直感到很可惜。沒想到這學期修了朱彥華老師的議事實務與選舉制度課程,竟然剛好有機會可以去參訪立法院,真的非常開心。當遊覽車抵達立法院時,映入眼簾的是許多抗議的布條和靜坐的棚子,令人印象深刻。我們社會的民主和法治就在這個地方運行著,讓我的內心感到莫名地澎湃。進入立法院之後,我們被帶往議場,議場的門口常常是立法委員們被記者採訪的地方,平常在新聞中的場景突然出現在眼前,還真是有種奇妙的感覺呢!

進到議場後,一般人去參觀時都只能坐在二樓的旁聽席,託朱彥華老師的福,我們竟然可以坐在平常立委及行政長官的座位上,實際體驗開會的環境,真的是非常難得的經驗。在問與答的過程當中,張顧問及張編審也非常用心、仔細地回答每個問題,讓我們對於立法院的運作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雖然之前對立法院的印象似乎常是吵吵鬧鬧,但是其實很多都是新聞剪輯畫面的緣故,立委們也是有辛苦和兩難之處,這次的參訪讓我更加體會到這點;只希望委員們能繼續努力,為我們的社會付出。


<49771260    范惠閔>

這次可以參訪立法院真的是機會難得,平常只能從電視或報章雜誌中看到立法院開會或質詢的情況,對於立法院的印象除了嚴肅之外,不外乎是上演著抗議、對罵以及打架的戲碼,從來沒想過竟然可以進去參觀,真的十分感謝老師的用心安排及規劃行程,甚至還自費提供遊覽車接送,也很幸運的可以修到這堂課,讓我有機會可以參訪調查局及立法院,並學到了很多平常在學校沒有教過的東西,得到很多新的收獲,是個很寶貴且難得的經驗。在課堂上聽老師介紹國會的議事制度的時候,就很期待這次的活動,一開始在下車時,還看到了要求赦免陳水扁總統所設的絕食區,感覺十分特別。而立法院古色古香的大門,除了莊重外,更多了點歷史的痕跡,跟原本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呢!接著到了議場,看到了立法委員桌子上的電子投票系統、服務台還有二樓的旁聽席…等都讓我大開眼界。

透過這次的參訪讓我對立法院的組織結構及運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國會的發展沿革有了詳細的認識,能參加這次的活動真的很開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pu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