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24 《立法院參訪─Not Our First Time》

組員:行政四A   49772099 賴芊卉

     行政四B  49772072 蔡明學   49772082 陳立偉

              49772100 林雨萱   49772114 陳澍鋒


立法院門口  

立法院門口和匾額,還有警察駐守

立法院中庭  

立法院中庭,原本日治時期是女子學校,所以兩旁看起來就像教室一般。

議場門口  議場門口



 


SDC14654  

大家陸陸續續要到議場裡參觀


SDC14656  

這位小姐還沒吃早餐  只能在進議場前先吃了......

SDC14657  

大家進到議場裡面就坐 等候專人作介紹

民眾座位  

 上面是民眾旁觀席,設有強化玻璃,防止民眾丟擲物品。中間是記者席,方便攝影

 院長主席魏  

立法院長(主席)位,不能上去參觀

 國父像和看板  

國父相和大型LED看板,如果有需要圖表輔助時可以使用

委員席   
委員席

SDC14658  

行政院長的大位  還蠻有架式的

SDC14669  

議場內部 大家在簽到

SDC14672  

委員桌上的按鈕,方便投票並立刻計算

服務人員的座位  

 旁邊服務人員的座位,委員有需要時可以提供幫忙

  被質詢者的位置

被質詢者的座位

TIME-賴芊卉  

年度風雲人物

民眾誤闖立法院議場  

誤闖立法院議場的民眾!!??

獨家專刊  

獨家!!!!

拼圖  
不知不覺已經玩起來了......  左圖是立法院名模生死鬥  右圖是打電話要來抓左圖的失控民眾

議事日程

放在桌上的議事日程

SDC14695  

離開議場前的小合照

SDC14704  

老師與張顧問and張編審

簡報室

簡報室,介紹立法院簡報時使用

101.5.24立法院參訪  

最後的大合照


組員心得

1. 49772099  賴芊卉 

  聽老師的課以來一直相當期待的立法院參訪終於來了,老師在立法院服務許久,分享給我們的都是相當切身精彩的實戰經驗,而這次參觀立法院懷著的和大一參訪實為相當不同的感覺,當時懵懵懂懂,走馬看花,也不知其中的意義,大四再看,立法院的每一個場景都熟悉卻又陌生,因為這四年來對民主政治的學習以及對新聞的關注再加上老師們的分享,立法院的一切都新奇有趣。

  在議場裡我坐到了行政院長的位子,作不到行政院長就坐他的位子過過乾癮,(還真的蠻過癮的),不過為何行政院長和他的幕僚們都沒有服務鈴可以按?是因為他們都會很戰戰兢兢備詢,因此使用率不高嗎?

  立法院還有四周分布著的小室,是給服務員坐的,每位配一部電話,讓我想到了風聲裡的譯電員,也特別在那裏拍張照片。
中間舉辦的座談會,我們向張顧問請教了立法院處理預算的問題,仔細聽這位元老級的政府官員解釋之下,我真的覺得,其實很多政策,應該是有頭有尾有其邏輯的,但我們接收到的資訊往往是媒體的片面報導,或是有心人士的斷章取義,再加上政治運作下的曲解,政策被人民感受到的往往不是它原本的樣子,如何政策行銷是一門學問,但民眾亦應該更關心國家大事,有判斷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才能真正落實民主,而不被政治人物操控。
  這學期修老師的課再加上參訪啟發了我非常多,也謝謝老師給同學們這個機會接觸到立法院的真實世界,受益良多。


2.49772072 蔡明學

  其實身為一個行政系的學生,這次的立法院參訪對我而言並不算是「新鮮」的經驗,只是當年自己系上安排參訪時,剛好遇上了立法院開議,所以我們一群人只能坐在二樓的記者席,觀看立法委員對行政部門首長們進行質詢與答辯,這樣的經驗固然很值得回味,但是能親自坐在立法委員開議時的座位上,這樣的經驗就更是特別也令人難忘了,而且能親身站在議場裡,模擬式地站在質詢台與備詢台上,似乎就更能想像立法委員質詢時的那種畫面,感覺真的非常有趣。

  後聆聽立法院顧問張萬全先生對立法院實務的講解,尤其是在預算方面的解析,真的是非常的專業並且詳盡,其實本身在2010年參加由21世紀基金會所舉辦的下世代領袖研習營時就有聆聽過當時還是預算中心主任的張先生進行相關的分析,那時就已經覺得能聽到一位在立法院工作這麼長一段時間的專業幕僚進行立法院預算審理技巧跟方法的講解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這次能再次回味他專業的講述風格,真的讓我覺得又是一次難得的收穫。

  本次的參訪透過觀賞一部介紹立法院的影片作為結束,感覺起來就好像是把一直以來所學習到的一切做了一個完整的複習,而且還可以拿到一個尚算實用的紀念品,真可以說,本次的參訪確實收獲頗豐!離開立法院時,一想到這大概是大學階段最後一次的參訪,感覺難免會有一些感傷。做為我國最高立法機關,其實並沒有很華麗的外觀,古色古香的紅磚房舍和簡樸白淨的議場似乎更展現了一種親民的概念,民主的意涵本來就是以民當家作主,這樣的建築體現感覺似乎才比較符合這樣的概念,三次走訪立法院,總是能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這個地方對我來說無非就是一個珍貴的寶藏,只希望未來有機會,還是能來這裡走走。

 

 

3. 49772082 陳立偉

  在這次參訪前,其實已經是第二次參訪立法院了,前一次是系上老師帶去參訪,只有在議場二樓遠眺,對立法院感覺沒有太多的認識。而這次參訪有進到議場,是很難得的經驗,實際進到議場又是另一種感覺,畢竟平常只能在電視上看到,能親自坐在委員和官員的座位想必是不多人能體驗到的特別經驗。

 

  經過公關的介紹也對議場內的一些設施有了粗略的了解,像是質詢台和被質詢台,服務人員的座位等等。而後也到了會議室參觀,經張顧問的介紹,對於一些財務決算狀況也略知一二,而張顧問對於我們的問題也都是盡心盡力的回答,同時也有熱茶招待我們,備感窩心。最後是簡報室,雖然上次已經有看過,但經過三年多也歷經了立法委員改選,影片也有些許的不同,也介紹了立法委員的職權和工作內容等。而看完了精彩磅礡的影片讓人不禁對立法院崇生敬意,令人也想加入立法院為民喉舌。

 

  在臨走前也參觀了一下中興大樓的外觀,的確是相當宏偉壯觀。而一旁會議室也剛結束討論,可見在我們所不知道的情況下,每天都有許多官員在為民著想。感謝老師這次讓我們對立法院有的更深入且重新的認識。

 

 

4. 49772100 林雨萱

  由於我們本身是公共行政系的,所以在大一上政治學之時,就有到立法院參訪過了,但大四這次的參訪心情,跟當初完全不一樣,當初的我們,什麼都不懂,所以來到這國家立法機構,只能楞楞的走馬看花。這次選了朱老師的議事實務與選舉制度課程,在參訪立法院之前,在上課時都有聽到老師分享得精采實務經驗,因次,對於這次的參訪,讓我有了不一樣的學習心情。

  跟大一參訪不太一樣的是,當時參訪時議場內正有議會在舉行,因此我們只能在議場二樓的觀眾席參觀,無法到議場內參觀;這次的參訪則有機會進到議場內,還能坐到行政院長旁邊的秘書座位(個人沒有太大的志向,當個小秘書也開心),這次的參訪更為精細的介紹,使得讓我們對議場內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既新奇又新鮮,後來還玩了起來拍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照片,但也因此加深對議場內設備的介紹印象。

  原本,我可能是一個一輩子都跟立法院這個地方都打不著關係的人,但因為我念了台北大學的公共行政系,還有修了朱老師的課,讓我有幸能來二次參訪立法院,在經過四年的課程修習後,對於政府機關以及各部會的了解也都加深,而且更加明白,真的要一顆肯為民眾付出的熱忱的心,才能這樣不辭辛勞的擔任國家官員,擔任國家官員需要的不只是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體恤民眾、仁民愛物的心,其實這次參訪立法院最大的感觸,還是來自於期許這些背負著民眾期望的立法委員以及國家政府機關人員,能夠在其為謀其事,為人民爭取最大的福利,不要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這樣我們的國家永遠都無法進步。

  台灣是個對於政治高度參與的國家,人民將一切的希望寄託在這些人的身上,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能夠有機會將我所學的一切,貢獻於這個社會以及這個國家,全民攜手走向新的未來。


5. 49772114 陳澍鋒

民主的象徵-立法院
  作為民主國家的公民,我們不能把自己置身於公民事務之外,更不能連國家議事的龍頭-立法院,都沒有了解和參訪過。於是,帶著國中小時出遊的愉悅心情,參與了老師所辦的參訪。
  即使是同樣的一幅畫,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再去觀賞,必定都是有一番不同的悸動和感觸,所以,雖然小大一時已經有因課堂需要參訪過立法院,但是這次隨老師的團去立法院我還是有不一樣和更深入的了解。例如,一樓的議事會場,是大一時所沒有去過的,而且誠如老師所說,會場一般是不對外開放,就連許許多多的國會助理也都沒有親臨的經驗,所以,我們可以說是非常幸運和有福氣,能夠站在國家最高議事的殿堂,感受現場的氛圍,觀想國家許多對人民影響深遠和長治久安的法案就是在此拍版定案。

理論的驗證-做中學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課堂上,雖然老師很完備及努力的講解,諸如立法委員在憲法上,所附予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違反時的情況又是如何處理,以及實際上的案例又有哪些......,然而,若是沒有親自實地走訪一次,那麼理論終究只是理論,無法反芻吸收。我想,這也正是老師在他許多的課程裡,像是中山或是通識的課程,都會安排讓學生們走出教室,實際用我們的眼睛去看、耳朵去聽、心靈去感受。

公民的意識-再喚起
  其實,除了天生就是政治狂熱份子和冷感者之外,每個人的公民意識都是藉由不斷接觸和教育中所培養而來,所以,這次的立院參訪又或者是老師的課程,讓我收穫最多和感動之處在於,重新喚起深埋於心底的公民意識,因為,許多人的公民意識幼苗,在繁忙及勞碌的生活中,漸漸被課業壓力、賺錢壓力、生活負擔所佔據,無法加以灌溉和滋養,久而久之,政治冷感也就越來越強烈,公民意識可能也因此化為烏有。
  所以,藉著課程下的強迫接觸和知識學習,我覺得可以燃起漸漸低迷的公民涵養及議事。猶記得當我一腳跨入議事會場的地面時,那種做為公民應參與公共事務的心馬上變的很強烈,尤其之後聆聽顧問的一席話後,更讓我覺得在民主國家中,公共事務是絕對與我們息息相關,人人都無法從中抽離,因此我們要學的,應是如何參與其中,並靈活運用公民的力量來使國家和和會更進步,人民的生活福祉更提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pu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