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4A 49773105 黃子峻 

經濟4A 49773117 陳逸軒 

會計4A 49777115 李方瑜 

應外4 49782049 游欣樺 

立法院由來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位階之立法機關,也等同於中華民國的國會。根據孫中山的「五權憲法」理論,政府的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因此分設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和監察院;而人民則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以國民大會來行使這些權力,《中華民國憲法》即以此作為藍本而制定。行憲之初,立法院僅有制定與修改法律、以及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等監督行政部門的權力,而變更領土、修改憲法、罷免總統副總統等攸關國家權力之事項,則交由國民大會行使,等同國會職權被分散施行。歷經1990年代以來的7次修憲,國民大會於2005年被凍結,所有職權均轉移至立法院,因此立法院目前為中華民國的唯一國會,國會議員即立法委員。 

 

立法院Legislative Yuan

院長        王金平 

副院長    洪秀柱 

秘書長    林錫山 

副秘書長        周萬來 

任命者    立法委員互選,秘書長則為常任職 

任期        4 

 

組織編制 

內部單位       

(議事)8常設委員會、4特種委員會 

(幕僚)5處、1局、2館、1中心 

 

部門資訊 

成立日期        1928125

授權法源        中華民國憲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員額        立法委員113

 

立法院組織

599587_3084489885157_303630050_n  

 

立法程序

 

第二十九組

 

立法院工作內容

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決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等職權。凡法、律、條例、通則均需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方得施行。各機關發布之行政命令,則應送立法院查照,也得依法交付委員會審查;若發現其中有違反、變更或牴觸法律情形,或應以法律規定事項而以命令定之者,立法院均得議決通知原頒機關於二個月內更正或廢止;逾期未更正或廢止者,該命令失效。

 

  預算為政府施政之根本,審查、議決預算案,是立法院監督政府施政的最佳途徑。行政院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前,應將下年度總預算案提出立法院審議;立法院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一個月前議決;並於會計年度開始十五日前由總統公布。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亦不得就預算科目間予以增減移動。至於總決算之審核報告則由審計長提出。

 

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施政報告之責,提出報告的時間為每年二月底及九月底前,或新任行政院長就職後兩週內

 

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行使口頭質詢之會議次數,由程序委員會決定。口頭質詢分為政黨質詢、立法委員個人質詢,或二至三人之聯合質詢。口頭質詢均以即問即答方式為之,且應事先登記、先提出質詢要旨及不得重複提出。書面質詢則送交行政院以書面答復。質詢之內容除於國防、外交有明顯立即之危害或依法應為秘密者,行政院不得拒絕答復。

 

  總統發布之緊急命令,應於發布後十日內提交立法院追認。若該緊急命令係於立法院解散後發布,立法院應於三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七日內追認之。但於新任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後發布者,應由新任立法委員於就職後追認之。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此外,立法院得經決議於會期中設調閱委員會或調閱專案小組,就特定議案涉及事項要求有關機關提供參考資料,或調閱文件原本,以作為處理該特定議案之依據。

 

  其他如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及彈劾總統、副總統等案,交由國民大會複決;提出罷免總統、副總統案,交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民表決;於副總統缺位時,補選副總統;對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大法官,考試院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監察院院長、副院長、審計長及監察委員任命之同意權;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等,也都屬立法院之職權。

 

參訪流程

一大早就風塵僕僕的穿越半個台北市來到立法院,本來以為會看到醒目的建築,後來才知道,立法院原來是學校所改建而成的,學校的環境大家都很熟悉,但門口的立法院大字讓我們肅然起敬,畢竟這是為我們人民監督政府的最高民意機關。

 

門口

穿過長長樹木造景,映入眼簾的事議場,被太陽曬得熱辣辣的我們,紛紛湧進議場內。

 

議場

議場內部就是電視上常出現的畫面,旁邊兩個電視牆,是立委們進行議案表決時顯示投票結果用的,前方市政府官員席,中間則是院長席跟總統來時候的位置。

 

內部

 

上面是附有強化玻璃的旁聽席,據說是為了防止丟東西用的,還有多部攝影機,並且會上傳到網路上供民眾收看議會進行。

 

防砸強化玻璃

立法委員座位上的投票按鈕,出乎意料的色彩鮮艷,還有立委卡片的插槽。

 

按鈕

質詢台上,有顯示資料的小螢幕,大家也都紛紛站上去拍照留念。

 

質詢台

我們跟親切的說明人員的合照。

 

說明員合照

之後去聽預算中心的張萬全主任和張智為編審為我們解說關於立法院預算編製及議會實務,同學們也都踴躍得提出問題。照片中由左至右是朱彥華老師、張主任及張編審。(問題在下面有紀錄)

 

張顧問

立法院提供的茶水,印有立法院Logo,還不時有人補充,太貼心了!

 

亂入紙杯

結束會議室的行程,來到簡報室,投影幕是由三台投影機投在同一個投影幕上,整個氣勢很足夠,非常適合招待外賓的環境,也介紹關於立法院的組織以及成員等等。還領到了立法院出乎意料的小禮物,一開始以為是糕餅之類的,打開才發現是非常實用的指甲刀,送禮自用兩相宜。

 

投影片

最後是來到立法院史料展覽館,門口整個很金碧輝煌的感覺,裡面有很多立法院成立以來的各種文件,發展沿革,也可以說是台灣民主發展的起源所在吧。

 

金碧輝煌門口

這邊是立委開記者會時的場所,看沙發的使用程度,就可以了解到立委們常來這邊為民意申張。

 

哭泣沙發

據說是立委常被記者堵的地方,可以想像立委們在電梯裡可能很緊張的表情,看似平凡的場景,卻常上演戲劇化的劇情。

 

堵人電梯

最後來張超級大合照,為這次的旅程畫下句點,說不定有人以後會當上立委,到時候就可以好好回味第一次參觀的心情囉。

 

超級大合照

 

立法院Q&A

1. Q:預算在外國有可為增加或移動,在台灣可否?

A:在外國預算更動要經行政部門同意,但在台灣,行政部門可能會一直增加預 算,也有變動方法。ex:制定法律

 

2. Q:那麼多法案要審,要怎麼解決?

A:一個大案通常會有10幾個,可以一起拿出來討論,或者省去反表決的步驟。

 

3. Q:有績效審查嗎?

A:沒有。最主要是審查預算。

 

4. Q:美牛案本會期會過關嗎?

A:美牛案議題已開始進入協商階段,有一個月的協商期,要是沒有結論,會不會到院會表決仍不知道。

補充資料:中華民國台灣進口美國牛肉的問題(在台灣多通稱為美牛問題)始於2007。進口美國牛肉被中華民國政府認為是與美國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與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赴美免簽證、對臺軍售等加強台美關係的重要關鍵措施,但另一方面美國牛肉曾出現狂牛症、殘留瘦肉精等問題。因此是否該比照美國國內、日本、韓國等國家標準,容許進口或國內生產牛肉中殘留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以至該不該開放進口便成了爭議性議題。這不只是單純的食品安全問題,也關乎台美雙方的貿易政治戰略問題。

 

4. Q:國會席次減少,權力有沒有比較大?

A:還好。原本有225位,後來變成113位,剩下的立委就失業了,看起來全力的確有比較大,但委員會也變少了,所以一個委員的報告時間也就變少了,委員權力大不大主要是要看政黨席次。

 

5. Q:單一委員可否刪預算?

A:不大可能,案子提出後要經院會,院會完還要經過委員會討論表決,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決定,也有可能先刪一半,之後再拿專案報告,看滿意或不滿意,因為是合議制,如果委員執意刪除,可再次在朝野協商提出。

 

6. Q:我國是黨團協商中心主義,委員會中心主義,還是院會中心主義?

A:委員會跟黨團協商是扣在一起的,通常會經過黨團協商才會回到院會表決。81年後才有黨團,有爭議就可檯面下協商,88年才開始真正有黨團協商的機制,明訂其效力。

補充資料:立法院黨團協商制度,自民國八十八年法制化,明定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 12 章「黨團協商」中,孕育我國黨團協商之環境,惟國人對於國會改革之期盼甚殷,期望國家政治重要決策中心之立法院,能提升立法權功能,故以「改進法案協商制度」列為國會改革法案之重點原則之一,而於九十一年一月十五日完成了上開法案相關章節之修正,使得立法院黨團協商制度更臻完備。

 

7. Q:要審查預算案,有三千多個,要如何去協商?

A:按相同提案,錢最多的先開始刪除(最遠距離)。

 

8. Q:法案或是預算案都是王金平院長在主持嗎?

A:預算案一般都是王金平院長在主持,法律案則不一定,有可能是各黨團看意願來主持。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5%8F%B0%E7%81%A3%E9%80%B2%E5%8F%A3%E7%BE%8E%E5%9C%8B%E7%89%9B%E8%82%89%E5%95%8F%E9%A1%8C

 

http://ir.nou.edu.tw/dspace/bitstream/987654321/737/1/S1405.pdf

 

l  陳逸軒心得

對於這次的參訪其實已經期待已久,平時朱彥華老師上課時都會以親身的例子解各種議事制度的運作方式,其中不乏立委選舉的爭吵議題以及許許多多案例中的黑暗面,還記得老師曾說過在立法院開會時經常會有各種令人咋舌的事情發生,在老師的詳述舉例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曾經有位蕉農在與立委的爭辯當中,因為爭吵太過激烈,那位蕉農直接從台下對著台上的立委丟了一大串香蕉。

如今現在能夠到現場想像當時的爭論情景就覺得相當有趣()。在參訪的過程中也了解了許多立法院的架構、組織、和運作方式,藉由張主任與張編審的詳細解說,更清楚知道有些法案在通過的過程與遇到的難題。

 

非常感謝朱彥華老師能讓我們有這次的機會參觀立法院,也謝謝老師能讓我們有機會與內部人員進行交流,對立法院更為熟悉。這次參訪讓我受益良多,也希望台灣的立法院能夠更有效率的運作,替人民做更好服務。

 

l  游欣樺心得

        在我印象中的立法院其實滿遙遠的,就是一群在電視上的人在討論國家大事。這次來到立法院參訪才發現原來立法院的外觀建築還滿古色古香的嘛,我一直以為立法院是向大樓那樣冷漠的感覺!進去之後看到好熟悉的情景,看見了討論議事的議場、立委被記者圍堵的電梯門口和記者會哭哭啼啼的地方。非常感謝在立法院帶我們參訪的說明人員親切的解說,也謝謝老師讓我們有機會來到立法院參訪!

 

l  黃子峻心得

第一次參觀立法院,可以說是很特別的經驗,對於大部分的年輕人來說,對於政治的議題熱衷程度往往不會很高。也許是政治人物的自律能力不足,又或者是我們民眾對於公眾人物給予的高道德標準,以及媒體給政治人物們的包裝所造成的。不過,在參觀了立法院之後,可以知道立法院即使有許多值得詬病的地方,卻還是有一個國家政府運作所必需的組織,以及相關的立法程序。在聽了張顧問無奈的說自己請辭的原因,除了覺得惋惜之外,更覺得政治利益是阻擋國家發展的一大原因。這種情形是我們在課本裡學不到的淺規則,也不一定只存在於政治的生態裡。

對於即將畢業的我,不僅僅是上課內容的實際體驗,對政治的領域也有所啟發,也許不會成為政治人物,但能充分了解台灣的立法制度,對許多新聞的報導也可以有自己的評量基礎,而不是一味的相信輿論,我相信這才是最重要的。

 

l  李方瑜心得

還記得在修這堂課前對國會議事制度的懵懵懂懂,以前的我一直覺得電視上立法院裡的吵吵鬧鬧是離我們很遠的天邊,但經過了一學期,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國會運作方式及簡單的沿革,還有重要法案或是曾經發生的各種議題,利用老師本身的經驗使這些內容不再只是PPT上簡單的文字簡介,而是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而在學期將近尾聲時,我們第一次邁進了聽了一整個學期的立法院的大門,印象很深刻的是一踏下遊覽車的車門,大大的絕食的牌子就映入了眼簾,對比著不遠處立法院的大門,我想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像那些人為了自己所堅持的理念,努力的想要傳達給能夠利用決策影響很多人的人其實是很勇敢的,我不能說他們所做一定是正確的,但我的確欽佩他們的勇氣,走進立法院大門後,穿越了長長的白色大道,我們馬上就來到了電視上看過無數次的立法院議場,站在議場的正中央環視四周,讚嘆我們國家決策制法的聖殿的壯觀,不禁幻想著若是真正在議場提案表決時的現場,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
  沒有上過這堂課,我對國會的印象可能就是不斷的爭吵和衝突,雖然這部分的確是真實存在的。但,我現在知道了它不只是那樣,還有就是若是對法律及國家機關行政處理掌握了充分且足夠的知識和了解,我們就能好好的捍衛屬於自己的權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pu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